今天是

关于征求《鄂州市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办法》(征求意见稿)修改意见的公告

日期:2020-09-24

 

为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切实做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贯彻实施工作,现公布《鄂州市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欢迎各界人士通过本网站、发送电子邮件或信函方式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公开征求意见起止时间: 

2020年925日~2020年10月24 

电子邮箱:910036450@qq.com 

联系电话:027-60358537 

通讯地址:湖北省鄂州市滨湖南路105号市就业社保大楼3楼市劳动监察局 

编:436000 

 

 

                                                     鄂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0年924

 


鄂州市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第一条  为全面贯彻实施劳动保障法律规定,促进用人单位树立守法诚信的社会形象,构建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湖北省社会信用信息管理条例》《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办法》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以下简称诚信评价)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根据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将用人单位评定为不同的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并实施分类监管的工作制度。

第三条  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合伙组织和基金会适用本办法。

在本行政区域内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依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制定本行政区域诚信评价标准,统筹建设、维护诚信评价系统,指导和监督全诚信评价工作。各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劳动保障监察管辖范围负责诚信评价工作,由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负责组织实施。

第五条  开展诚信评价应当根据事实,遵循依法公正、动态评价、分类监管原则。

第六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据用人单位上一年度的劳动保障信用记录开展诚信评价,每年评价一次。

第七条  开展诚信评价应注意听取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及工会等组织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章  诚信评价内容及标准

第八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根据下列情况对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进行评价:

(一)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情况; 

(二)订立和执行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情况; 

(三)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规定情况; 

(四)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情况; 

(五)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情况; 

(六)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情况; 

(七)参加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情况; 

(八)遵守劳务派遣规定情况;

(九)遵守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规定情况; 

(十)其他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情况。

第九条  诚信评价采取计分定级和直接定级方式。诚信评价结果分为ABC三个等级。

第十条  诚信评价计分指标包括责令改正、行政处理、行政处罚、行政检查、劳动争议处理和劳动保障诚信指标。计分指标的基准分为80分,设置加分项和减分项。分值为80分(含80分)以上的评为A级,分值为60分(含60分)以上80分以下的评为B级,分值为60分以下或符合直接定级情形的评为C级。具体评价指标和评分标准见附件1。

第十一条  责令改正、行政处理、行政处罚、行政检查、劳动争议处理以正式文件为计分依据,劳动保障信用承诺以用人单位正式签订生效的承诺为计分依据。用人单位同时出现两种以上违法行为,分别计分,累计计算。对同一违法行为,分别采取了责令改正、行政处理、行政处罚措施的,按照记录分值最高的类别进行计分。

第十二条  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直接定级为C级:

(一)因劳动保障违法行为被查处三次以上(含三次)的;

(二)因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引发群体性事件、极端事件或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的;

(三)因使用童工、强迫劳动等严重劳动保障违法行为被查处的;

(四)拒不履行劳动保障监察限期整改指令、行政处理决定或行政处罚决定的;

(五)无理抗拒、阻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实施劳动保障监察的;

(六)因劳动保障违法行为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七)因劳动保障违法行为被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的;

(八)发生其他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的。

第三章  信息采集及评价实施

第十三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建立用人单位及相关责任人的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档案。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档案包括基本信息和劳动保障信用信息两部分,其格式规范见附件2。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档案至少保存三年。

第十四条  用人单位及相关责任人的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档案信息通过以下渠道归集:

(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执法检查、案件查处等工作掌握的相关信息。

(二)劳动争议仲裁和人民法院掌握的相关信息。

(三)发改、住建、交通、水利、市场监管、工会、企联、工商联等单位共享交换的信息。

(四)社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发布和共享的相关信息。

第十五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在劳动保障信用信息产生后的五个工作日内录入守法诚信档案。通过其他渠道掌握的劳动保障信用信息应当在每月底录入守法诚信档案。并对照评分标准计分,按年度汇总得分确定诚信评价结果。

第十六条  同一用人单位在不同区域存在劳动用工行为的,由用人单位注册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全互认。用工行为发生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记录相关用人单位的守法诚信档案信息,通过系统及时推送给注册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

第十七条  用人单位可以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申请查询诚信评价结果,也可以通过登录诚信评价系统端口查询。诚信评价结果计入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档案。

第十八条  用人单位对诚信评价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认定其诚信等级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复核申请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对诚信评价结果进行复核,并将复核意见书面告知用人单位。

第四章  结果应用

第十九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根据诚信评价结果对用人单位实施分类监管。

(一)A级用人单位,次年免于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和双随机抽查;优先享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优惠扶持政策;优先推荐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参加政府有关部门和工会、企业协会(工商业联合会)组织等开展的表彰奖励活动;建筑企业可减免50%农民工工资保证金。

(二)B级用人单位,适当增加双随机抽查频次;申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优惠扶持政策、推荐表彰奖励活动时列入重点核查对象。

(三)C级用人单位,列入重点监管对象,加大双随机抽查频次;对其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进行约谈;限制申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优惠扶持政策;不予推荐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参加政府有关部门和工会、企业协会(工商联合会)组织等开展的表彰奖励活动;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惩戒措施。

第二十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将用人单位及相关责任人的劳动保障违法行为信息归集到省、市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根据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布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

第二十一条  用人单位按照有关规定被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与有关部门实施联合惩戒,对该用人单位及其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在政府资金支持、政府采购、招投标、信贷融资、市场准入、税收优惠、评先评优、交通出行等方面依法依规予以限制。

第二十二条  用人单位连续两年达到A级且在其他领域未被评定为严重失信等级,经用人单位主动申报,对符合条件的列入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红名单管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提供绿色通道容缺受理等便利服务,在就业、社会保障等领域给予重点支持。同时推送到省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享受信用加分和其他部门给予的优惠和便利。被列入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红名单管理的建筑企业可用书面承诺替代农民工工资保证金。

第二十三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根据诚信评价结果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保障信用报告,推动劳动保障信用报告在市场交易、信贷融资、表彰奖励等领域互认。联合公共信用服务机构和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将劳动保障信用记录纳入用人单位信用报告。

第五章  动态管理

第二十四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鼓励用人单位通过作出信用承诺、接受专题培训,采取纠正失信行为、消除不利影响等方式修复诚信等级。

第二十五条  用人单位依法纠正失信行为、消除不利影响后,可以向认定其诚信等级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提出修复诚信等级申请。经审查符合修复条件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在五个工作日内修复诚信等级并告知用人单位。

劳动保障违法行为未改正的,延续至下一年度再计分。

第二十六条  具有以下严重违法失信行为的用人单位,其诚信等级在本年度及下一个评价年度内不得修复:

(一)因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引发群体性事件、极端事件或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的;

(二)因使用童工、强迫劳动等严重劳动保障违法行为被查处的;

(三)拒不履行劳动保障监察限期整改指令、行政处理决定或行政处罚决定的;

(四)无理抗拒、阻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实施劳动保障监察的;

(五)被列入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向社会公布的;

(六)因劳动保障违法行为被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的;

(七)因劳动保障违法行为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八)法律法规、国家另有规定的严重失信行为。

第二十七条  在下一个年度评价前,用人单位出现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符合计分定级或直接定级情形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及时调整诚信等级。

第六章    

第二十八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在开展诚信评价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处分。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鄂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2020年121日起施行。

 

附件:1.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指标和评分标准

2.用人单位及相关责任人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档案

 

 


附件1



                                 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指标和评分标准

      

      

确认方式

责令改正、

行政处理、

行政处罚、

行政检查、

劳动争议

处理指标

1

劳动保障违法行为

5/

违法行为涉及劳动者5人以下,或涉及金额2万元以下

执法文书或政府部门及工会组织的正式文件

2

8/

违法行为涉及劳动者5人以上,或涉及金额2万元以上(含2万元)

3

10/

违法行为涉及劳动者10人以上,或涉及金额5万元以上(含5万元)

4

5/

其他劳动保障违法行为

5

责令改正

2/

因劳动保障违法行为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

6

2/

因劳动保障违法行为被其他政府部门或工会组织责令改正

7

行政处理

3/

因劳动保障违法行为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行政处理

8

3/

因劳动保障违法行为被其他政府部门行政处理

9

行政处罚

5/

因劳动保障违法行为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或其他政府部门行政处罚2万元以下

10

8/

因劳动保障违法行为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或其他政府部门行政处罚2万元以上(含2万元)

11

10/

因劳动保障违法行为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或其他政府部门行政处罚5万元以上(含5万元)

12

5/

因劳动保障违法行为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或其他政府部门作出其他行政处罚

责令改正、

行政处理、

行政处罚、

行政检查、

劳动争议

处理指标

13

劳动保障书面审查

10

未依法接受劳动保障书面审查

14

5

依法接受劳动保障书面审查,但未达到合格标准

15

劳动争议

3/

劳动争议经劳动仲裁或诉讼,劳动者的部分权益请求得到支持

生效的仲裁裁决书或法院裁判文书

16

5/

劳动争议经劳动仲裁或诉讼,劳动者的全部权益请求得到支持

17

8/

集体劳动争议经劳动仲裁或诉讼,劳动者的部分权益请求得到支持

18

10/

集体劳动争议经劳动仲裁或诉讼,劳动者的全部权益请求得到支持

劳动

保障

诚信

指标

19

劳动保障信用承诺

1/

自愿作出劳动保障信用承诺,且严格遵守。累计加分不超过3

用人单位正式签订生效的承诺书

20

1/

自愿作出劳动保障信用承诺,但违背承诺。累计减分不超过3

21

自愿注册信用信息

1

信用中国信用湖北或其他有资质的第三方信用服务平台注册资质证照、市场经营、合同履约、社会公益等信用信息

 

22

劳动保障评比表彰

1/

因劳动保障方面突出表现,被认定为表彰奖励单位。累计加分不超过3

政府部门和工会等组织的正式文件

直接

定级

指标

23

因劳动保障违法行为被查处三次以上(含三次)的

 

 

执法文书或政府部门的正式文件

24

因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引发群体性事件、极端事件或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的

 

 

25

因使用童工、强迫劳动等严重劳动保障违法行为被查处的

 

 

直接

定级

指标

26

拒不履行劳动保障监察限期整改指令、行政处理决定或行政处罚决定的

 

 

27

无理抗拒、阻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实施劳动保障监察的

 

 

28

因劳动保障违法行为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29

因劳动保障违法行为被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的

 

 

30

发生其他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的

 

 


 



附件2

           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档案

                                                       (    年度)

一、基本信息

单位全称

 

统一社会

信用代码

 

所属行业

 

注册地址

 

办公地址

 

法定代表人

(负责人)

 

身份证号码

 

二、劳动保障信用信息

人社部门

 

劳动保障违法行为

涉及人数

涉及金额

处理处罚

是否符合直接确定为C级的情形

是否

改正

减分

情况

违法行为认定部门

违法行为认定时间

1

 

 

 

 

 

 

 

 

 

2

 

 

 

 

 

 

 

 

 

3

 

 

 

 

 

 

 

 

 

4

 

 

 

 

 

 

 

 

 

其他部门

 

劳动保障违法行为

涉及人数

涉及金额

处理处罚

是否符合直接确定为C级的情形

是否

改正

减分

情况

违法行为认定部门

违法行为认定时间

1

 

 

 

 

 

 

 

 

 

2

 

 

 

 

 

 

 

 

 

3

 

 

 

 

 

 

 

 

 

劳动争议败诉记录

 

劳动争议类型

涉及人数

裁定结果

是否生效

减分

情况

劳动争议审理机构

劳动争议受理时间

1

 

 

 

 

 

 

 

2

 

 

 

 

 

 

 

3

 

 

 

 

 

 

 

遵守承诺情况

 

承诺事项

是否履行承诺

加减分情况

1

 

 

 

2

 

 

 

3

 

 

 

劳动保障书面审查

 

是否接受书面审查

审查结果

减分情况

1

 

 

 

荣誉及奖项

 

荣誉或奖项名称

有效期

加分情况

1

 

 

 

2

 

 

 

守法诚信等级

 

 


              相关责任人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档案

                                                                   (    年度)

 

一、基本信息

  

 

身份证号  

 

  

 

二、劳动保障信用信息

人社部门

 

劳动保障违法行为

涉及

人数

涉及

金额

处理                处罚

是否改正

是否向社会公布

是否纳入黑名单

违法行为认定部门

违法行为认定时间

1

 

 

 

 

 

 

 

 

 

2

 

 

 

 

 

 

 

 

 

3

 

 

 

 

 

 

 

 

 

4

 

 

 

 

 

 

 

 

 

其他部门

 

劳动保障违法行为

涉及

人数

涉及

金额

处理处罚

1

 

 

 

 

2

 

 

 

 

3

 

 

 

 

备注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鄂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 鄂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鄂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鄂ICP备05017375号-1
联系地址:鄂州市鄂城区滨湖南路103号 联系人:办公室 联系电话:027-60358511 网站标识:4207000008
点击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