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15时,宝武集团鄂城钢铁有限公司炼钢厂转炉集控室,25岁的丁娟端坐在3台电脑前,精神高度集中。不远处,挂着18个监控屏,一墙之隔的炼钢场景尽收“屏”中。
轰鸣的3号炉炼钢现场,超过1000度的火红铁水流过铁水罐,缓缓注入转炉。炉前,自动化设备吹氧、加废钢等工序有序开展。集控室内,丁娟一边紧盯监控画面,一边在电脑屏幕上操作着数据,远程掌控着钢水的“火候”。30分钟后,一炉合格的钢水出炉。
丁娟是我市“黄高见转炉炼钢工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学徒之一,该工作室是去年我市建设的第一届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通过传帮带,带出徒弟12名,其中高级工3人,技师3人。去年刚从武汉科技大学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丁娟,是其中唯一的女性,她在刚进入工作室时,为了能够尽快熟悉并掌握炼钢工艺,主动要求进入专业更为对口的炼钢车间,成为鄂钢64年来的首位女操枪工。
丁娟还记得,刚上操作台时,她拨打脱硫班组电话,那头突然挂断了。原来,对方以为打错了,因为操枪工岗位从来没有女性。
一般来说,要想成为一个熟练的操枪工,至少需要3年的时间。“这半年多,我是在工作室的带领下边干边学,越学越发现要学的太多了。”丁娟说,她的爷爷部队转业后到了黄石新冶钢打铁,父亲也在新冶钢上班。作为“钢三代”,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工作室各位成员的帮助下,丁娟顺利的完成了从刚进入工作室的小新人到能熟练操作的操枪工身份的蜕变,从一开始记录报表都能出差错到能精准把控转炉炼钢枪位控制、渣料配制及加料时机,她结合工作室的培训所学,总结出一套自己的转炉操枪模式,并逐步推广到各个炉次,在冶炼化渣以及防喷溅方面取得较好的成绩,冶炼水平得到较大的提升。
“技能大师工作室”通过“师带徒”,“传帮带”光荣传统回归,琢磨“传什么”——论精神、讲规则,懂得“帮什么”——排忧愁、解困难,掌握“带什么”——练技能、授经验,师徒双方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在企业人才梯队建设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黄高见转炉炼钢工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徒弟个个成为行家里手,他们研发出的一个个成果,如转炉少渣高效去磷技术,熔剂石灰吨钢消耗降低了7kg;转炉低碳氧积攻关,在低碳排放模式下降低铁钢比、钢水含氧量和杂质,极大提高了合金收得率,保碳率由38%提高到81%,为企业降本1000余万元。(就业职建科严宝兰、付绍魁、张茜、甘庆芬)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鄂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 鄂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湖北翔天科技 版权所有:鄂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鄂ICP备05017375号-1 联系地址:鄂州市鄂城区滨湖南路103号 联系人:办公室 联系电话:027-60358511 网站标识:4207000008 点击总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