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一)总体绩效目标设定及完成情况
1、就业补助资金项目 2020年初省下达我市工作目标为: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00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00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5.5%以内。
根据统计,2020年我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2766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337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470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59.58%、133.43%、98.8%;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低于全省目标控制数,全面完成了省下达我市的目标任务。
2、劳务对接工作经费项目 年初设定目标为与外地市建立劳务协作关系,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帮助本地企业与外地求职者实现对接,实现劳动力转移。2020年开展外出务工人员信息采集,积极对接长三角、珠三角、山东等地商会、劳务派遣服务机构、用工集中企业及当地人社部门对接联系,精准掌握返工返岗人员信息,协调做好外出务工人员“点对点、一站式”分批有序返岗。先后组织专班、人力资源公司到咸丰县、建始县、五峰县等就业帮扶对口地区开展劳务输入。
(二)项目实施情况
1、资金运行情况:就业补助资金项目 2020年,我市共筹集就业补助资金6841.11万元,其中:上级财政下拨资金5478万元(中央转移支付5345万元,省级拨付133万元),市级配套资金370.4万元,利息收入0.13万元,其他收入323.89万元,上年资金668.69万元。
全年就业补助资金支出6313.4万元,占整个资金来源的执行率92.29%,其中:就业创业服务补助575.45万元,职业培训补贴691.12万元,社会保险补贴3844.24万元,公益性岗位补贴1096.04万元,职业技能鉴定补贴6.9万元,高技能人才培养补助250万元,求职创业补贴支出408.92万元,其他支出40.73万元。全市当年收支结余-140.98万元,年末累计结余527.71万元。
劳务对接工作经费项目 2020年财政拨款10万元,支出3.26万元,结余6.74万元。2020年劳务对接活动由于疫情原因受到影响较大,人员无法外出也无法引进。
2、资金管理情况:我们坚持“筹集有方、管理有序、使用有效”的原则,进一步规范了资金拨付行为。一是明确职责分工。根据《 湖北省就业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鄂财政〔2017〕102号),进一步明确了人社、财政部门的工作职能,加强协调配合。二是强化资金管理。加强对重点使用项目资金的管理,出台了《关于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做好我市社会保险补贴工作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确保资金使用安全。三是规范操作流程。明确工作岗位职责,优化审核流程,提高资金拨付实效。
二、自评情况
1、二级和三级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就业补助资金项目 (1)数量指标:全年享受职业培训补贴6982人,完成自定目标的46.55%;职业技能鉴定补贴261人,完成自定目标的87%;享受社会保险补贴7429人,完成自定目标的109.25%;享受公益性岗位补贴918人,完成自定目标的102%;享受就业见习补贴116人,完成自定目标的29%;符合政策规定的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享受求职创业补贴比例100%,为6457人;年度返乡创业566人,占年初目标500人的113.2%;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16人,占年初目标的32%;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755人,占年初目标的688.755%;吸纳就业奖补4272人,占年初目标350人的1220.57%。年初按就业综合指数考核2.02的覆盖率设定我市的具体工作目标任务,该任务数设定均按较高目标值设定,而我市每年需享受各项补贴人数已基本实现应享尽享,因此实际执行较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
(2)质量指标:职业培训补贴发放准确率、接受职业培训扣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培训合格证书)人员比例、公益性岗位补贴发放准确率、就业见习补贴发放准确率、求职创业补贴发放准确率均为100%。
(3)时效指标:资金在规定时间内下达率、补贴资金在规定时间同内支付到位率均为100%。
(4)成本指标:职业培训补贴人均标准696元、职业技能鉴定补贴人均标准264元、社会保险补贴人均标准3723元、公益性岗位补贴人均标准11194元,均在我市标准范围以内,无超标准发放补贴的情况发生。
(5)经济效益指标: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2766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337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470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59.58%、133.43%、98.8%;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低于全省目标控制数,。全市各部门协作,采取多种政策扩大就业,使我市全面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
(6)社会效益指标:零就业家庭帮扶率100%,因就业问题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数量为0。
(7)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经问卷调查公共就业服务满意度100%,就业扶持政策经办服务满意度100%。
劳务对接工作经费项目 (1)数量指标:组织去外地招聘5次,实现引进外地劳动力 137人,组织专场招聘会13次。
(2)质量指标:扩大了供求双方在市场中维持稳定关系。
(3)社会效益指标:加强对贫困区劳动力输出人文关怀。
(4)可持续影响目标: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
(5)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引工人员和用工企业满意度90%以上。
2、评价结论:2020年度全市安排的就业补助专项资金始终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就业机制和实现充分就业为目标,积极稳妥地推进就业制度改革,坚持培育和发展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努力改善就业环境,支持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鼓励企事业单位更多吸纳就业,帮助困难群体就业,努力完善城乡就业服务体系,为市场改革和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我市2020年度就业补助资金项目评价自评得分91.78分,评价等级为:优秀。
3、通过劳务对接经费的运用,我市形成了与咸丰、阳新、红安、山东青岛等地的日常化劳务合作工作,相关地区常年为我市提供就业岗位,取得了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好评。2020年度就业补助资金项目评价自评得分89.11分,评价等级为:优秀。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就业形式依然非常严峻。“4050”人员受年龄、技能、就业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就业能力较弱,扶持再就业的任务很重。此外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和失业一年以上人员的就业问题也日益艰巨。
2、地方财政配套资金有限,尽管我市2020年市级配套资金370.4万元,但市级财力有限,继续扩大的可能性不大,同时由于各区级未安排配套资金,造成我市扶持公共就业、创新创业带动就业专项资金投入力度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市就业、创业工作发展。
鄂州市劳动就业中心
2021年12月2日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鄂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 鄂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鄂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鄂ICP备05017375号-1 联系地址:鄂州市鄂城区滨湖南路103号 联系人:办公室 联系电话:027-60358511 网站标识:4207000008 点击总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