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于对政协鄂州市第九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20240173号提案的答复

日期:2024-10-11
 雷红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重视蓝领技术工人群体崛起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蓝领技术工人培养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持续做好蓝领技术工人能力提升。一是持续夯实人才培育平台。一方面,鼓励企业积极申请自主评价资质,让企业职工在所在企业即可开展技能等级认定,截至目前,共有8家企业获得了自主评价资质,可开展28个专业的技能等级认定。另一方面,加强与鄂州职业大学、航空技术学院、唯品会华中运营中心等校企合作,近年来共创建2家省级、5家市级“产业工人培训示范基地”。二是着力提升企业职工学历。市总工会联合鄂州职业大学挂牌成立“鄂州市产业工人技能发展促进中心”,按照产研一体、校企合作模式,大力开展企业职工“求学圆梦”学历提升活动,近年来,共有120余名职工获得学历提升。三是大力开展职工技能培训。一方面,持续做好新入职职工的技能培训,帮助他们适应新的工作岗位,截至9月份,共开展岗前培训252人次;另一方面,对有岗位技能提升需求的职工,积极开展岗位技能培训,截至9月份,共开展岗位技能培训1000余人次。

(二)持续做好蓝领技术工人激励落实。一是落实薪酬制度激励。落实全总《关于开展集体协商建立健全技术工人薪酬激励机制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技术工人薪酬激励集体协商,将人才、技术、技能、创新等要素纳入企业工资集体合同项目,推动南都新能源等20余家非公企业建立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薪酬激励机制。二是做好疗养活动激励。市总工会从2022年开始,将技术工人作为全市各级工会组织的疗休养活动的重点对象,每年全市共组织劳模职工疗休养近千人次,其中技术工人占比达到60%。市人社局积极探索技术工人疗养活动,2024年,将鄂州市技能大师工作室领班人冯成、程潮铁矿工人代表吕家红纳入2024年专家疗养活动人选,组织前往贵州六盘水进行为期一周的疗养。三是开展健康监测激励。2023年市总工会联合市卫健委开展“关爱职业健康 工会与你同行”职业病防治进企业活动,惠及技术工人600人次,受到企业一线技术工人普遍欢迎。

(三)持续做好蓝领技术工人住房保障。一是加大保障住房供给。一方面,根据国家和省相关要求,我市出台《鄂州市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实施方案》,着力解决从事基本公共服务人员住房困难问题。截至5月,全市已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063套,已投入使用2070套,其中市城控集团508套,市昌达集团150套,华容区50套,梁子湖区318套,葛店经开区844套,临空经济区200套。另一方面,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联合市城控集团筹集人才公寓1771套,已投入使用524套,其中博兴居290套、莲花新城72套、吴都新城162套,剩余1247套正在建设中。二是做好房票政策落实。2022年以来,我市大力推行房票政策,为住房需求家庭购买新建商品房提供补贴,截至2023年底累计受理近5000笔。2024年4月,出台《关于推进就地城镇化和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对非鄂州户籍且在鄂州连续工作满1年以上,购买新建商品房给予3万元购房补助。同时针对从事公共服务类工作的群体集中团购住房相关政策也在抓紧研究制定中。三是提高购房补贴标准。2022年以来,按照博士10万、硕士6万、本科4万、专科2万的标准发放人才购房补贴57笔,2024年联合人才办将专科补贴标准提高至3万,累计已受理5笔。将人才的住房公积金贷款提升至正常额度的1.3倍,支持部分银行为人才住房按揭贷款提供利率优惠,对“梧桐项目”高层次人才发放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的“人才购房券”。出台《“新鄂州人计划”·实施技兴鄂州项目若干措施(试行)》,对符合条件的技术工人,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按照高级技师6万元、技师4万元、高级工3万元的标准,发放人才购房券。

(四)持续做好蓝领技术工人典型宣传。一是发挥好竞赛引领作用。紧紧围绕花湖机场、武汉新城建设两大省级战略,聚焦我市重大项目、重点工程以及“光屏芯端网”、新能源、航空物流等新兴产业,在全市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双“百千万”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逐步形成了“省级引领、武汉都市圈引领、市级引领、区级示范、系统(行业)联合、企业特色”六级竞赛体系,每年实施引领示范性竞赛项目100余个,覆盖企业500余家、职工8万人次,推动竞赛活动向非公企业、一线班组延伸,借助竞赛提供的广阔舞台,在全市各行各业掀起“比技术、学亮点、赶差距、超先进”的竞赛热潮,从竞赛中涌现出一大批劳模工匠和技能型、创新型人才。二是发挥好工作室领头作用。以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示范性职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培育创建为载体,实行定点指导、定向培训、定期交流机制,推动形成人才集聚效应,近年来,在全市共培育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6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命名省级创新工作室13家,市级创新工作室39家;充分发挥工作室领头作用。三是宣传好鄂州工匠模范作用。制订《“新鄂州人"产业技能类产业领军人才(鄂州工匠)选树工作实施细则》,连续开展四届“鄂州工匠”选树命名活动,在全市共选树39名拥有高超技能、善于创新创造、传承专著技术、体现领军作用的“鄂州工匠”产业领军人才。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蓝领技术工人培育体系。加强与工会的对接协作,不断完善技术工人培养、使用、评价机制,落实“新八级工”制度,推动职业资格、职技等级与相应职称比照认定,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

(二)进一步加强工作室培育力度。进一步做好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示范性职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培育,引导更多的企业、技术工人参与工作室评选。

(三)进一步发挥技能竞赛引领作用。不断丰富完善“六级竞赛体系”内涵,推动竞赛活动向“157”产业集群聚焦,向非公企业、一线产业技术工人覆盖,培养和造就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四)进一步加大住房供给力度。 一是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加大配售型和配租型保障性住房供给,提高保障性住房在住房总供给中的比例,推动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二是扩大保障范围。根据国家保障性住房相关规定,综合考虑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覆盖范围扩大至全市和各区,重点针对住房有困难且收入不高的工薪收入群体,以及城市需要的引进人才等群体。三是坚持职住平衡、配套完善原则。优先在交通便利、公共设施较为齐全的区域筹集项目,持续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让市民住得进来,住得长久。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我市蓝领技术工人培养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今后对我们蓝领技术工人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鄂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9月10日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鄂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 鄂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湖北翔天科技
版权所有:鄂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鄂ICP备05017375号-1
联系地址:鄂州市鄂城区滨湖南路103号 联系人:办公室 联系电话:027-60358511 网站标识:4207000008
点击总量: